“120万年薪,您确定?”
顾清秋站在公司楼下,手机贴在耳边。
“顾总,我等这个电话等了三个月。”陈总的声音很兴奋,“上次聊完,我就跟董事会申请了这个预算。”
“我需要考虑。”
“随时欢迎。”陈总顿了顿,“不过,有个问题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您的团队,能一起来吗?”
顾清秋愣了一下。
“我是说,”陈总说,“如果可以,我们愿意为整个团队开出市场最高价。”
“我理解了。”
“顾总,机会难得。”
顾清秋挂了电话,抬头看向公司大楼。
32层,她的办公室在22楼,落地窗,能看到整个CBD。五年了,从一个普通产品经理,做到产品总监,带出23人的团队,三年创收3200万。
她以为,这里就是她的归宿。
没想到,归宿是一张裁员名单。
手机响了,是闺蜜苏晚。
“清秋,在哪?”
“公司楼下。”
“出什么事了?”苏晚的声音有些急,“你发的那张照片,是裁员名单?”
“嗯。”
“23个人,22个要被优化?”
“对。”
“你排第一?”苏晚倒吸一口气,“方以南疯了吧?你可是他们公司产品线的顶梁柱!”
“他可能觉得,顶梁柱也可以换。”顾清秋笑了笑,“而且更便宜。”
“你年薪多少?”
“60万。”
“N+3才15万,打发叫花子呢?”苏晚怒了,“他知道你这五年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吗?”
“他知道。”顾清秋说,“正因为知道,才要裁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我太贵了。”
办公室里,顾清秋坐在电脑前,打开财务系统。
她是产品总监,有一级权限,可以查看部门所有数据。
屏幕上,一行行数字跳出来:
2023年,她的团队创收980万。
2024年,1200万。
2025年前10个月,1020万。
三年,3200万。
公司2024年总营收8000万,她的团队占了15%。
顾清秋点开公司现金流报表。
账上,5000万。
不缺钱。
她又打开团队工资表。
23个人,月薪总和42万,年薪总和504万。
她一个人,年薪60万,占团队工资的12%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顾清秋靠在椅背上。
不是公司缺钱,是老板觉得,团队工资太高了。
尤其是她。
手机响了,微信消息,是公司中层群。
方以南发了一条:“各位,11月底前,请配合HR完成部门优化工作,目标节省人力成本800万/年。”
顾清秋截图保存。
800万。
23个人,年薪总和504万,如果裁掉22个,节省约460万。
还差340万。
她想了想,打开其他部门的优化名单。
销售部,裁15人。
市场部,裁8人。
技术部,裁12人。
加起来,工资总和约340万。
“真精准。”
顾清秋笑了。
她站起来,走向茶水间,倒了杯咖啡。
走廊里,同事们还在忙碌,不知道一个月后,这里会空一半。
“清秋姐。”张明走过来,是她团队的技术负责人,“有空吗?新项目的技术方案……”
“进我办公室说。”
两个人进了办公室,顾清秋关上门。
“方案我看了。”她坐下,“但我有个问题。”
“什么?”
“你看过这个月的名单吗?”
张明愣了,“什么名单?”
顾清秋把手机递过去,屏幕上是那张裁员名单的照片。
张明脸色瞬间变了。
“这……这是真的?”
“刚从HR办公室拿的。”
“23个人,22个?”张明声音在抖,“我也在上面?”
“第7位。”
张明坐下了,椅子发出吱呀的声音。
“为什么?”他看着顾清秋,“我们团队去年拿了公司最佳业绩奖,今年的大项目也是我们在推……”
“节省成本。”顾清秋平静地说,“公司要节省800万人力成本,我们团队占460万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有可是。”顾清秋打断他,“在老板眼里,我们创造了3200万,但工资太高了,尤其是我,年薪60万。”
张明说不出话来。
“所以,我问你。”顾清秋看着他,“如果有更好的机会,你走吗?”
张明抬起头。
“什么机会?”
“年薪翻倍,团队完整,还是做产品。”
“你是说……”
“我在考虑。”顾清秋说,“如果我走,你跟不跟?”
张明沉默了三秒。
“跟。”
“确定?”
“清秋姐,我跟你三年了。”张明站起来,“这个团队是你一个人带出来的,不是方以南的。”
顾清秋点点头。
“那就等我消息。”